西工大黑科技“脑控+AI” 为未来自动驾驶赋予“双保险”
“踩!踩!踩刹车啊!”这句话,不少人在初学驾驶时都听驾校教练“吼”过。“脑子想了,但手没跟上,要是能用意念指挥车辆就好了。”在开车遭遇突发情况时,很多人都曾这样感慨。现如今,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谢松云教授的实验室“脑控+AI”结合实验让人对未来实现自动驾驶充满信心。
试验中无人机展演轻松完成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谢松云教授的实验室“脑控+AI”结合实验到底是怎样的?
记者了解到,谢松云教授实验室将脑控和AI系统相结合,为自动驾驶的大众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思路。记者看到,在一段视频中,三架小无人机不时变换队列,迅速在空中完成叠飞、翻转等高难度动作,而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人。试验中,谢松云团队将AI和脑控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既能根据脑控指令迅速完成不同模式的转换,变换队形,又不需要负责脑控的人长期耗费脑力,AI技术预设了不同的飞行模式,操作人根据实际需要用脑控设备发出预设模式的指令,就能轻松完成无人机编队的完美展演。AI和脑控应用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救灾中能保证精准探测和施救
救援救灾中,在复杂环境或危险区域可采用无人探测设备进行探测,但是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使用AI系统设备往往会无法正确识别目标并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而探测车可携带的能源有限。谢松云团队利用手-脑-机协同的技术,在环境不明情况下用手控和脑控驱动无人探测设备的快速运行和目标发现,待发现疑似目标后再启动AI系统精准实施探测、识别,人机联合决策给出操作指令,在节能的前提下保证了精准探测和施救。“在5G通信环境下我们能精确掌握方圆几公里乃至几百公里内的车况,灵活实现对于路线的选择、如何避免拥堵可以做出更好的出行方案。”谢松云团队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为新手司机提供安全保障
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关键感知部件是毫米波或激光雷达,但当交通道路环境下工作的雷达越来越密集时,无人车相互间会产生较严重的干扰问题,目前单纯依靠AI技术无法解决,有可能因此造成重大车祸,很难确保行车安全,限制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据实验证实,人脑的本能反应比有意识的控制行为要快0.2毫秒左右,如果在无人驾驶系统中,加入对人的状态监测,将人的本能反应与AI系统相结合,利用人的快速认知能力,在AI系统无法识别应对的情况下,可利用监测到的人的本能反应快速给出正确的应急指令,最大程度保障行车安全。试想一位新手司机行驶中遇到即将撞过来的汽车时只顾惊恐喊叫,而“人脑+AI”在那一刻利用人的本能反应快速启动预设指令实现紧急制动等安全控制,避免一场车祸是多么让人庆幸的画面。
“ ‘人脑+ AI + 5G’除了能为残障人士、需要代驾服务的人士提供服务外,将会大大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还可以为驾驶经验有限的司机提供安全保障。”谢松云团队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本组稿件由记者任娜 通讯员张亚男采写
相关链接
脑控,即用脑电波来操纵机器设备,这一直是人类数百年来的梦想。如果有系统能在遭遇前方急刹车、行人突然过马路等突发事件时,或者遇到需要侧位停车、倒车入库等较复杂操作时,将驾驶员脑中所想要达成的结果,准确识别并按照预设流程自主完成,这将是多么令人舒心的一件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通常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可用于语言和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庞大的信息处理,储存与管理,执行化合生命体无法执行的或复杂或规模庞大的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