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运行期间门票免费!陕西考古博物馆4月28日试行开放
近日,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建成,将于4月28日对公众试行开放。4月28日至7月31日试运行期间门票免费,每天限额1500人参观。
这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完成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我省新的博物馆形态,是集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教育展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考古研究机构;是以考古学学科发展为主线,以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遗迹遗物为展示对象,向公众展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现场保护、实验室修复、文物考古学研究及反映考古学科发展史的博物馆;是依托陕西近100年来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及其20余万件出土文物,全面揭示考古工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重大意义,详细讲述人类发展史、文化发展史、文明发展史,体现不同历史阶段考古工作理念、技术、方法发展演进的专题博物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村南,南依中国地理分界线——秦岭,东邻佛教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建筑风格与秦岭生态区和千年古刹的文化风格融为一体。具体地址在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大道与文苑南路交汇处。
总用地面积250亩、总建筑面积36000余平方米,形成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公众考古中心“一馆四中心”的格局,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为践行新时代的中国考古提供陕西方案。
博物馆主体建筑10700余平方米,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室外展陈10000平方米。展厅共有三层,展出文物4218组5215件。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室外有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历代砖砌展示区、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区等。
>>参观攻略
提前5天通过微信公众号“考古陕西”预约
4月19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发布试行开放公告:将于2022年4月28日(星期四)至7月31日(星期日)对外试行开放,试运行期间门票免费。
根据该公告及相关信息,华商报记者为您梳理了这份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攻略。
如何预约订票?
提前5天通过微信公众号“考古陕西”预约
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检票,每周三(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实行线上实名预约订票,暂不接待线下订票。观众需通过陕西考古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考古陕西”提前5天(含当日)进行门票预约。
试运行期间,该公众号每天上午9:00、下午14:00分批次自动放票,每个时间段放750张,限额参观1500人/日。一个微信号最多可以预约5张门票,观众可按需预约。预约成功后,凭预约成功凭证及有效身份证件在游客中心领取纸质门票后,即可进入馆区参观。
服务设施有啥?
提供讲解服务,院内有停车场
讲解接待服务:在博物馆大厅入口内西侧可咨询讲解服务。
行李寄存:大厅入口内西侧设有行李寄存处。
停车场:停车场位于博物馆正门西侧,可容纳211辆小型轿车及20辆大巴车。
残疾人通道:博物馆在参观区设置有残疾人通道。
公交线路有啥?
960路、738路公交车可达
博物馆具体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大道与文苑南路交汇处。
咨询电话:029-89251666(4月22日开通)
乘车路线:可乘坐地铁2号线至韦曲南站,换乘960路公交至周家庄站,向南800米;或换乘738路公交至文苑路南口站。
疫情防控要求:须佩戴口罩,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观众须持陕西一码通(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绿色)、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测温后进入本馆。不接待高、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城市(含14天内旅居史)的观众。
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员安全,所有观众进入馆区必须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间隔距离,请观众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管理。
特别提醒:出行前需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及方式
试运行期间馆内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仍在提升改造中,茶歇区暂未开放,休息区数量不足,通讯及网络信号不稳定,敬请谅解。
陕西考古博物馆南依终南山、东邻香积寺,生态环境优美,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住宿、餐饮不便,观众在出行前需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及方式。
陕西考古博物馆推荐看点
1.考古历程篇
第一单元《金石稽古证经崇礼》:吕大临与金石学、毕沅与陕西帝王陵
第二单元《科学考古兴史救国》:徐旭生与斗鸡台、苏秉琦与类型学
第三单元《顺应时运考古扬帆》:石兴邦与半坡、袁仲一与兵马俑、韩伟与法门寺
2.文化谱系篇
第一单元《旧石器时代》:疥疙洞遗址与“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学说
第二、三、四单元《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先周文化》:关桃园与动物考古、鱼化寨与环壕、泉护村与彩陶、新街与玉器、杨界沙与窑洞、石摞摞山与石城、清涧与鬼方
第五单元《周原遗址》:西周最大的城市——周原、贺家铜轮牙车马坑
3.考古发现篇
第一单元《探源文明构建先史》:杨官寨、芦山峁以及石峁三个都邑性遗址
第二单元《寻踪帝国盛世再现》:秦始皇陵与政治思想、西汉帝陵与帝国制度、唐代帝陵与国际地位和文化交流、唐代贵族墓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追迹古都陶冶风雅》:吕氏家族墓园与关学传播和金石学发展、耀州窑与北方瓷业
4.文物保护篇
李倕冠饰的实验室微观发掘、蒲城洞耳壁画墓的整体搬迁与保护展示
>>展馆定位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国家文明的展示中心
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定位是什么?近日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表示,从展示的内容看,陕西考古博物馆可谓是国家文明的展示中心。
种建荣说,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国家起源地。所以考古的是陕西,揭示的是中国。中国主流文明的周秦汉唐,它们在陕西的遗迹要么是都城,要么是陵墓,这些都是国家文化的代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陕西考古博物馆其实可谓是国家文化的展示中心,不仅仅是为某一省某一域的。
同时,陕西考古博物馆也可以说是国家文明的展示中心。在这里面,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在延续发展;在这里面,大家能看到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你我相连、古今相通的文化基因的存在。5000年文明信史是怎么连续发展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一脉贯通的,这都是陕西考古博物馆要讲的内容。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考古学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百年历程。一百年前,它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一百年后,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
新百年中国考古该怎么发展?作为行业排头兵的陕西考古,应当肩负起“凝练文明基因,阐释传统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守正创新,引领示范,为未来做好新时代中国考古提供陕西智慧。
“‘一馆四中心’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就是我们为新时代考古提供的陕西方案。250亩地和七座楼只是个壳,它核心的内涵是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社会教育’四大职能于一体,这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一个学科架构。”
考古研究,过去是断代考古,现在是断代考古+专题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文物保护过去在考古研究院里只是考古的辅助工作,现在应该是和考古研究并驾齐驱的,为此专门建设了国家和省级的实验室体系来支撑文物保护。
“要实现文化惠民,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把这些东西展出来。重大考古发现,我们的展览不仅有文物,而且有遗迹。这些场景通过重要要素的聚合,洞见的是古代文明的现场,激发的是我们中国人对自身文明的自豪感。我们就是要彰显中化文明的灿烂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古代。”
“而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回答的是如何让过去拥有未来的问题,它们是让文脉得以延续的武器。在这里面还可以看到考古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过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篇论文,而且有研究的过程。现在所有考古人承担的不仅仅是研究者这个角色,而且还有着文化阐释者、文化传播者、遗产保护的角色。这都是对未来考古的一种回答。”
“未来的考古应该怎么做?过去我们的重要工作是构建物质文化史,重建所谓的古代史。新时代恐怕我们最重大的使命就是对文明和文化的阐释,要发掘文物背后的事,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用这种文化的自信来激发我们对道路的自信,对民族复兴的历史趋势的认知。我觉得,陕西考古博物馆就是新时代中国考古的陕西方案。”
>>特别关注
考古机构建博物馆
其他博物馆展品会断供?
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孙周勇:这种担心不必有
考古机构自己建了博物馆,其他博物馆是否会面临展品“断供”?业内对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关注。4月19日,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孙周勇,他明确表示“这种担心不必有”。
绝大部分发掘品还会回到各个层级的展出机构
孙周勇说:“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以展示考古学科的发端发展、考古发掘技术、考古工作理念与方法,以及考古人的生活、考古重要发现、科技保护为主要内容,旨在向公众展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现场保护、实验室修复、考古学研究及反映考古学科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这些展品的选择,更多关注展出文物的器型、纹饰等典型时代特征、器型及器物组合承载的社会意义,以及其在构建中华文明基因图谱中的时空价值,并非只关注展品的完整性及精美程度。同时,这些展品多数没有脱离考古发掘揭示的出土环境,并且与多学科研究结合起来,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及思想意识。考古博物馆展出的所有发掘品,均标注了出土单位,如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考古标本。比如我们展了很多的陶瓷碎片,还有一些古代的生活遗迹。这些展品在过去历史类博物馆一般是不会去展览的。”
“关于博物馆展品供给,这种担心是不必有的。考古机构实际上就好比是博物馆的生产者或孵化器。陕西考古这么多年,给社会贡献了一大批已成为文化名片的著名博物馆,比如秦兵马俑、汉阳陵、法门寺等,早年的半坡遗址博物馆,现在的周原遗址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马上要开放的统万城博物馆,还有石峁遗址博物馆等。”
“并不是说陕西考古博物馆成立以后,这些展品就不会给其他博物馆了。《文物保护法》及《考古发掘管理办法》允许考古机构留少量的科研标本,我们正是出于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提取了部分能够反映文化谱系、展示历史脉络、学科发展进展的科研标本,绝大部分发掘品还是会回到各个层级的展出机构比如博物馆等。”
“我们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比如,韩城梁带村芮国博物馆展出的所有文物,都来自于2004-2005年陕西考古研究院承担的考古发掘工作,95%以上的文物都回到了这个博物馆去展出。因为它反映了当地的发展历史,当地政府也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博物馆。我们这几年对高陵、凤翔、靖边、华阴、宝鸡等地市区县博物馆,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考古资料整理完毕后移交了大量新出土的文物来补充它们的展览。”
孙周勇表示:“近几年国家文物局也在号召,我们陕西的考古机构也是先行先试、率先作为,把过去已经整理完成、出版了正式考古报告的文物,我们把它整理出来以后,会把这些标本文物移交给有展示需求、有保管能力的地方文博机构。”
将与国内外一流考古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
“百万年的旧石器遗存揭示了人类起源的别样图景,延伸了历史轴线;绵延数千年的新石器文化勾勒了文明脉络,增强了历史信度;周秦汉唐盛世文明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孙周勇说,未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考古博物馆将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理念,立足陕西,放眼全国,与国内外一流考古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陕西力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考古博物馆将以发掘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方向,以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坚定文化自信为己任,组织实施重大课题,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开展跨领域多学科研究,阐释历史、以史育人;加大理论研究和学科能力建设,完善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促进优秀考古成果转化,展示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和话语权的专家团队。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建成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基础建设、资源互享、成果展示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考古科研机构。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