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平诗作《心若孤独》分享会在西安举行
陕西消费网(周晓华 张小萍 田园) 4月27日下午,陕西省岐山县草根诗人李广平诗作《心若孤独》座谈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诗作爱好者相聚一起,以朗诵的方式,从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心灵碰撞。当天,李广平还为读者进行了现场签售活动。这是继4月22日李广平诗作《心若孤独》分享会后的一次由读者自发组织的活动。
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心若孤独——广平诗词》
广平初给人的感觉比较寡言,但其实他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他有着一份还算自由的工作,认识以后知道他很喜欢古诗词,或许是因了我也喜爱古典诗词的缘故,我们一见如故,似乎相识多年的老友,并不陌生。
因而才知晓,近几年他除了工作还在细心地经营着自已的另一份事业:写诗词。工作和诗词将他的心房填得满满,他静享其中。前段时间他邀我为他的诗集写点东西,我欣然接受了,于是有了下面这篇《序》。
诗是什么?
窃以为:诗是安放情感的。痛苦在这里安置,欢乐也。
在这里安置,当我们难过或悲伤时,诗就是承载这个“痛”或“喜”的载体,在这一两小时或更长时间里,我内心或波涛汹涌,或翻江倒海,或天地俱毁,连同看得见看不见的眼泪一起,而在他人眼中,我是一如往昔的“我”,只是添了些失落罢了;我内心或柔情无限,或春风满园,或气息舒畅,在别人眼里,也只得一个“喜上眉梢”而已,我们可以和诗中意象翩跹起舞甚或凌乱,却真正难与作者一起感受,因而共鸣者何其少,知音者何难寻?也才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话。
同样,广平在他的诗词里,痛着他的痛,伤着他的伤,快乐着他的快乐,有人欣赏也好,无人阅读也罢,自顾自地写着,自顾自地活在他这一片缤纷里,就像“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里的木末芙蓉花。
王维《辛夷坞》,怎能不说他这又是另一种生命状态,纷纷开且落,我自缤纷我自落,无需青山感伤怀。
广平的痛在“天涯此去作清欢,竹马青梅,封入诗笺里——广平填词《一剪梅》;广平的殇在远处“二十年来心飘零,何处是归程”里——填词《虞美人》;循着明月终南下,广平“对酒当歌解愁容,只是无缘醉此生”填词《蝶恋花》。
他在诗词里安放好他的情感,抖落情海灰尘与哀伤,去掉眼底寂寞,提笔化剑走向另一个精神高地…
诗是拉近人与人心里距离的。
我们每个人在世间行走,却可在诗的方寸间接近,我可以不与你皮相五官相识,却可在灵魂里与你相遇片刻,虽不深刻,但也懂得,那短短的几行字,有你飘着雪花的人生,秋日的私语。
于是,在那一刻,你我与作者心灵接近。
广平把这几行小字交与你,有缘,便读懂它,读懂他它就真真笔墨生香;无缘,它仍只是几个字,铅印墨块,则白白与你相见一回。
但是也无妨,晚照秋山时,飞鸟栖来处,广平是一定要“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的(王维《文杏馆》),他虽言痛收笔墨,不再写诗,然,他仍是“诗能言尽心中意待到浓时赋新词”—《诗词恋》。
他既不愿作“栋里云”,便会化作“人间雨”,会适时地又一次拾笔,呈出他生命中的纯净,那时,必是过滤掉更多的杂质的纯净,如他做《志愿者》般的纯净,如他《悼志愿者刘娟君》的执着。
他怎会不与你再次相见?
诗是另一种虔诚的信仰。
有人说小说使人深刻,散文使人明理,诗使人聪慧,聪慧与否我不清楚,抑或,肤浅的聪慧便是“淫巧”了?我倒更想说,诗是另一种虔诚的信仰。我们仰视它,信赖它,同样,它也根植于广平的心中,却又高于他的心,它长于广平的心,却又不沾染广平的俗务,对于每个喜欢诗的人来说,皆与此同,像虔诚的信徒,无论皈依与否“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广平“而今不学御沟上,春风不再伤离别”,他不但做慈善,做志愿者,还把骨子里的豪情樱花般绽放,他赞祖国瑰丽江山,填词《浪淘沙》;他深怀家国情怀,就有了《抗战》《咏杜甫》。
我们不必太去注意他的平仄工整与否,如果深陷其中则是一种精神破费,我们只留意他饱满的、圆润的情感,他把他的喜怒哀乐全然寄托于五言、七言里,我们跟着他体味人生的五味。就像《红楼梦》里,黛玉对香菱论诗一样:“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文学是使人精神,视野开阔的,而不是越读人生面越狭窄,所以才有宽阔的空间去容纳人间的风雨萧索。
是啊,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用虔诚的心守护着那方净土,那片赤诚,那隅神圣。
我已经与另一个灵魂在诗香瓣里相遇,碰撞,那么你呢?
打开它,它会走入你心;阅读它,它会给你讶异
丹馨
2017年11月
丹馨,原名田丽娜,陕西散文学会创联部副主任,长安作协理事,诗歌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