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碳中和行动 十四运会志愿者服务、信息技术和环境保障三大项工作进展顺利
6月28日下午,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十四运会志愿者招募服务、信息化建设、环境质量保障等各项工作开展的相关情况。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驻会副部长张宏科主持了本次发布会,志愿服务部驻会副部长鲁镇、信息技术部驻会副部长李林栋、环境治理部驻会副部长王文向媒体介绍了相关领域工作的开展情况。
6月底11.5万名志愿者将全部集结完毕
志愿服务部驻会副部长鲁镇介绍说,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最大特点是点多(场馆分布在13个市区)、量大(竞赛项目多)、面广(赛会活动覆盖全省)。结合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惯例和我省办会实际,我们立足赛会需要,仔细研究志愿者岗位设置和人数,力求做到精致、细致、极致,实现“岗位设置无死角,人力资源最优化”。
据了解,2020年9月20日,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标志着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赛会志愿者报名工作于9月20日开始,11月30日结束。科学测算岗位需求,招募十四运会赛会志愿者共计1.5万名(其中残特奥会重复使用0.7万名);城市志愿者2万名;社会志愿者8万名。目前,1.5万名赛会志愿者已经经过招募、培训、测试演练等工作全部整装待发;2万名城市志愿者已经招募完毕,届时将依托遍布全省484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志愿者招募正有序进行。预计6月底,10余万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将全部集结完毕,他们将以饱满的状态、贴心的服务、暖心的形象成为全运会的靓丽名片,成为涌动在三秦大地上的最美风景线。
志愿服务部驻会副部长鲁镇在介绍志愿者培训工作方面表示,为提升志愿者能力和水平,确保服务质量,我们做实做细培训工作。研发培训教材和志愿者通用知识读本,将于近期出版并为全体赛会志愿者配发。开发线上学习资源,线上培训依托“小秦宝课堂”APP,为激发志愿者申请人学习的积极性,组委会志愿服务部对赛会志愿者申请人线上学习进行阶段性奖励。截止目前,学习人次已达53万次,学习时长达28万小时。先后于2020年11月举办了志愿服务管理团队骨干培训。积极开展线下通用知识培训,2020年11月、2021年4月分两批次完成72场次覆盖1.5万名志愿者申请人的通用知识线下培训,授课内容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赛会知识、志愿者通用政策、残疾人服务培训、赛会礼仪形象训练、陕西省情概论、志愿者心理调适、志愿者角色认知与志愿服务概述、赛会应急事件处理与急救技能。近期我们将举办志愿服务管理骨干培训,培训对象为执委会志愿服务部、竞委会志愿者工作处和观众服务处、70所授权高校的主要管理人员和志愿者骨干,这次培训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做好统筹谋划及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前期准备及注意事项、如何做好赛时管理与指挥调度。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有望首次成为权威认证的碳中和赛事
环境治理部驻会副部长王文现场表示,全运会四大亮点分别为简约办会、全民参与、绿色引领、智慧赋能。启动实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碳中和行动是我省以实际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色低碳”办赛要求,落实国家关于大型活动碳中和指导意见。
提升环境监测预报能力,搭建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平台,省生态环境厅安排45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在关中地区新建5个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激光雷达分站。各市区结合实际,狠抓工作落实。西安市作为主场馆城市和环境质量核心管控区,成立了环境质量保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协同20个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和20个区县、开发区,集中力量推进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宝鸡市作为十四运会部分项目和特奥会举办地以及环境质量重点管控区,组织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开展以渭河干流和城市建成区直排口为重点的排污口排查整治,并对辖区内比赛场馆、涉赛酒店、车站等环境安全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治理。其他市(区)也都做了大量细致工作。
他在谈到扎实推进碳中和行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制印发了《碳中和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碳中和行动工作推进组,多次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落实碳中和行动方案和措施。今年3月13日,由组委会联合省绿化委员会在蓝田县举办了“践行新发展理念、共建全民全运林”暨2021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同时,组委会向各市执委会印发“共建全民全运林”活动通知,正式启动并大力宣传碳中和行动。二是认真遴选碳汇捐赠协助企业,动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陕西林业集团、陕西基泰投资集团、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分别向组委会提交了碳中和捐赠承诺函,承诺捐赠的碳汇量约42.5万吨。三是组织完成赛事场馆“绿电”交易,预计成交电量1.38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6万吨。据初步调查测算,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有望成为我国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史上首次经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碳中和赛事。
八大工程为智慧全运提供保障
在活动现场,信息技术部驻会副部长李林栋介绍说,围绕“办一届精彩圆满体育盛会”的总目标,本届全运会将科学发展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规划、建设、赛时运营和赛后利用各个环节,开发建设功能丰富的信息系统,融合各类信息数据资源,通过打造智慧示范场馆引领智慧全运体验,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服务观感。依托全运会大数据统一平台、赛事指挥系统、全景全运指挥系统等各类应用平台完成数据汇聚和指挥体系建设,通过赛事指挥中心(MOC),实现全省各赛区统一高效指挥管理,充分满足综合应急保障需求,确保全运会整体顺畅运行。面向不同群体提供综合性的大数据应用服务,通过门户网站和全运一掌通APP向参赛运动员、赛事管理者、嘉宾、工作人员、媒体、公众等提供快捷优质的信息服务。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外优质科技成果,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北斗等技术充分融入赛事筹办过程,打造一届高科技、高水平、高体验的智慧运动会。
全运大数据统一平台是本届全运会的特色。在现场采访中信息技术部驻会副部长李林栋表示,作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信息技术工作的支撑平台为各信息系统提供业务和数据支撑。平台通过融合十四运会的业务和数据,保证了各系统数据源统一,并有效简化了系统间数据交换流程。同时通过业务数据监管将各业务系统运转情况,数据流转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辅助监管人员决策。全运大数据统一平台将达成三个目标:1、强化系统集成共用。通过数据互通迭代,制订数据建设和接入标准规范,将各系统分散、独立信息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中枢系统”。推动各系统整合吸收、升级改造现有成果,丰富智慧化应用场景,为服务十四运指挥决策提供更好支撑。2、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完善基础数据资源汇聚,促进业务数据空间化。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完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推动“数据同源”,深化数据共享应用,支撑数据资源精准有效供给,促进智慧体育融合发展。3、推进公共数据及业务开放。建立完善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推进政府部门和行业性公共数据资源集中开放。重点推动交通、医疗、环境、气象等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数据及相关业务应用开放,提高公共数据利用水平。
在谈到智慧全运时,一个智慧化全运会首先要有稳定的数据传输网络保障,这是智慧全运的基础,对此,信息技术部提前部署,统筹规划了竞赛专网+赛事互联网+5G数据备份网络+公共通信网络的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网络架构体系。目前,覆盖全省各竞赛场馆的竞赛专网、赛事互联网、5G数据备份网络已建设完成,并伴随着测试赛投入使用,整个测试赛期间数据传输顺畅,数据交互顺利,可以满足全运会赛事使用需求。规划新建的宏基站、微基站、室内通信分布系统已完成建设进度达95%,可满足全制式、全频段、全覆盖的通信网络建设要求,可实现交通枢纽、酒店、场馆及周边2/4G网100%覆盖,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以保障竞赛为核心,服务赛事为重心,规划设计了信息化建设八大工程(竞赛信息化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赛事管理工程、赛事指挥工程、公共服务工程、智慧全运工程、全运大数据工程)。为全运会提供成绩处理、计时记分等竞赛信息技术服务和赛事指挥、人员注册、医疗保障等赛事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目前信息化“八大工程”已完成整体建设,包括28个信息系统,基础网络链路,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赛事运行指挥调度,规划建设了全运会信息技术运维保障八大中心(包括赛事指挥中心、技术运行中心、主备数据中心、注册中心、竞赛视频处理中心、新技术集成测试实验室、赛事帮助中心、智慧体育体验中心)。八大中心均已完成建设和设备软件部署,伴随测试赛逐步投入正式运行,信息技术筹办工作从建设期转换到运行保障期。
其中,赛事指挥中心(MOC)于5月20日整体建设完成。指挥大厅设置运行工作人员坐席,配备显示系统和扩声控制系统,为组委会领导和各部室入驻人员提供相关系统数据展示平台和应用操作平台。赛事指挥中心(MOC)作为智慧全运的“大脑”,承担全运会主运行中心的角色与职责,同时也是决策指挥中枢机构,具备赛事指挥决策层与组委会各部室、各市区执委会、各项目竞委会和各成员单位等进行实时指挥调度、沟通协调的功能。赛事期间,主要提供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运行状况数据和影像。在应急状态下,除辅助决策外,同时通过应用系统发布信息,与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协同解决应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