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信息产业!陕西第9个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来了

2024-08-23 16:15:43 来源:华商报

今年3月19日印发的《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高水平培育壮大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百亿级产业创新集群。到2035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建成一批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拥有一批技术创新领先、产业规模较大、行业地位突出的龙头骨干企业。

继陕西省发改委官网已先后发布了光子、硅基太阳能光伏、钛及钛合金、化工材料、铝镁轻质材料、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8个培育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的行动计划后,陕西又一个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浮出水面。

8月22日,陕西省发改委官网发布《陕西省培育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显示,陕西时空信息产业将构建“双核三区多点”覆盖全省的产业布局,产业园区重点布局于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临潼区、蒲城县等资源禀赋优势区域。

抢占“时空信息”新赛道

陕西具备哪些优势?

时空信息,广泛应用于交通、5G通讯、无人驾驶、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金融、环保、水利、农业、能源等众多领域,在人民生活、社会活动、国防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空信息产业以空、天、地、深传感器网络设施为基础,以定位导航 授时(PNT)、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天上有星座收集信息,地上有基站处理分发信息,由此将构建一个完整的天地一体化数据网络平台,形成一个时空大数据世界,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今天,时空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被公认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近年,多地开始抢占时空信息这一新赛道。

2023年北京市时空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总体规模已达1400亿元,其中导航与位置服务核心产业规模从2012年的100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近千亿元。北京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高地,产业链条布局完整,形成贯通基础产品、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2000多种技术产品,培育上市企业26家,占全国半数以上,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6家。

湖南地级市株洲也在加快建设千亿级北斗产业集群,今年5月,株洲市政府与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总体技术研究所、广州大学空天遥感创新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究院。7月,株洲市北斗产业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这家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持股5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持股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持股20%的新央企的诞生,让外界能够直观感受到了“时空信息”之于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地位和分量。

发展时空信息产业,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陕西省,亦有坚实基础和明显优势,在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大地基准、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居国内前列,是全国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时空信息产业链。立足省内航天航空、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和产业优势,一批各具特色的骨干企业发展壮大。近五年来,全省时空信息产业规模年均增幅超过18%。

“双核三区多点”

覆盖全省的产业布局

陕西时空信息产业,将构建“双核三区多点”覆盖全省的产业布局,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园区、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基地为核心区,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临潼区、蒲城县为拓展区,辐射带动省域内众多行业领域时空信息智能服务示范应用。

■双核:即西安高新区国家授时中心园区、西安市碑林区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基地

在西安高新区国家授时中心园区,集中布局时频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创新平台,重点发展时频芯片原子钟、时频信息服务等时空信息产业。联合国内外时空领域科研机构、重大创新平台、重点科技创新企业,发挥基础科研优势,构建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链条,形成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力量,打造时空信息产业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所在地区域,集中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平台、遥感监测平台、测绘应急保障服务平台等新一代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聚集应急管理、水利建设、农业农村、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领域专业化时空信息服务公司,促进形成我省地理信息生产和应用生态圈。

■三区:即西安航天基地、临潼区、蒲城县

重点建设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集中建设国家授时中心卫星导航试验验证与技术研发平台、空间信息中心、长短波时间发播与科研创新平台、时空科普教育平台,重点发展卫星导航、空间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孵化转化一批优质时空信息企业,推动时空信息产业聚集发展。

■多点:省域内众多行业领域时空信息智能服务示范应用

围绕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电力调度、水利勘测设计、卫星测运控服务,以及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形变监测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服务、旅游、公共安全等众多行业领域,进一步拓展时空信息行业服务,不断拓宽产业应用领域,推动时空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

根据计划,陕西时空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以时空信息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瞄准高精度授时、卫星导航以及遥感卫星、时空地理信息市场需求,推进一批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智能化时空数据生产、汇聚、供给和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着力突破时空关键技术、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加速壮大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

为打造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将分两步走——到2027年,初步形成时间频率产业、地理信息服务、导航与位置服务等时空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到2030年,全省时空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为推动全省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跨越式发展,将启动创新体系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性能时空信息产品产业化、时空协同感知体系建设、时空协同支撑体系建设、专业人才汇聚、产业园区建设等八大工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将突破一批高精度时空基准核心技术。引进与支持时空信息服务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补贴力度,尽快掌握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芯片、授时芯片、通信芯片、高效率高线性功率放大器芯片、高速高精度数模/模数转换技术、高精度定位算法技术、高精度惯性测量模块、高精度测量天线、室内外定位-超宽带定位融合定位等核心技术。提升时空信息核心能力,推动时空信息可感知、可建模、可分析、可预测、可解释、可决策,促进时空信息从数据向知识转变,构建时空信息知识图谱,培育时空信息应用端生态场景。

在高性能时空信息产品产业化上,主要发力两个方向,一是,高性能时间频率仪器。围绕国内对高性能时间频率仪器的需求,大力发展芯片原子钟制造技术,统筹推进锶原子光晶格钟、脉冲激光抽运(POP)星载铷钟、BPC低频时码授时芯片、北斗授时芯片、互联网授时芯片、卫星共视接收机、时间和频率同步测试仪、时间同步服务器等工程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高性能时间频率仪器的制造水平,带动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等上游产业规模化生产。二是,北斗定位导航、抗干扰终端。依托国家授时中心、中电科西北集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二零六研究所等优势单位,联合相关应用单位开展技术合作,推动高精度形变监测接收机、定位与定时装置、欺骗式干扰检测接收机、自组织网络导航通信一体化设备等产品产业化,实现北斗定位导航、抗干扰终端自主创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在智能时空信息服务创新工程方面,将围绕国家战略,搭建特色领域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时间戳、时空大数据产业化、高精度位置服务等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时空信息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灾害预防、生态环境、智能汽车、无人机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为国民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形成北斗星基、地基基准数据协同共享机制,不断探索“北斗+”“+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积极推进时空信息数据合规评价及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导航服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煤炭地质时空大数据云工程、红色文化时空大数据中心建设与产业示范应用等项目建设,推动时空信息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在产业园建设方面,将依托国家授时中心在西安高新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临潼区、蒲城县等资源禀赋优势区域,按照时空信息产业领域方向,精准设计、合理布局推进协同发展。建设时空信息产业核心园区、航天时空装备示范应用创新园区、时空科普教育基地等。同时,依托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自身的创新和生产能力以及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影响力,推动陕西时空信息产业发展为目标,建设时空信息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进一步拓展时空信息产业服务领域。

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副院长吴晓春介绍,时空信息其实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你做的每一个事情,去的每一个地方,我们的每一个物件,都有它自己的时空信息,它是一个很基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数字中国、数字经济而言,时空信息就是其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陕西省出台的计划可以说为我们发展时空信息产业提供指南,给所有时空信息相关的企业、单位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明确了发展方向,它的发布加速推动了陕西时空信息产业的发展。“陕西是一个测绘大省,有庞大的专业队伍,生产和提供的就是时空地理信息,因此具有发展时空信息产业的巨大潜质。”吴晓春介绍,对于新质生产力,时空信息是重要的数据要素,和政府治理、行业发展以及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政策的出台会推进相关企业的发展,也为老百姓获取丰富地理信息提供了便捷途径,最终对于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极大助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杨鹏  

[责任编辑: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