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 8月3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示,钟南山被推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在打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的关键时刻,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位或是地方医院医生、科研军人,或是外地大家、本地基层工作者,或是精于西医、中医,这些仁医精英都毅然奔赴抗击疫情战场,冲锋在前,在不同的战位,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钟南山入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他说把这个奖让给别人吧
8月3日,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的弟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挪富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钟老听说要提名他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第一反应是‘把这个奖让给别人吧!’”
钟南山。新华社记者刘大伟 摄
“武汉保卫战”期间,张挪富团队支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接管了该院ICU病房。他介绍,一个月前,湖北省卫健委相关人员联系到他,表达了希望推荐钟南山院士为共和国勋章称号建议人选。
张挪富将这件事转告钟老,钟老却说:“我的荣誉已经够多了,把这个荣誉让给其他人吧!”张挪富等人告诉钟老,共和国勋章是我国的最高荣誉,您实至名归!
1月18日,钟南山临时接到通知,赶往武汉。当时已买不到机票,钟南山挤上傍晚开往武汉的高铁,被安顿在餐车一角。84岁的钟南山在高铁上打盹的照片被网友广泛流传和点赞。
1月20日,钟南山在电视上面向全国说出自己对疫情的判断,“目前资料表示,新冠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之后,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星夜驰援武汉。
“现在看来,钟老在当时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张挪富说,“钟老一直是这样的性格,敢医敢言,非典期间率先提出非典病原体是病毒,而不是衣原体。”
钟南山与团队一直奋战在重症求治和科研的最前线。2月,张挪富团队进驻协和医院西院支援,每周一下午都与钟南山视频连线,就疑难病例进行讨论。“钟老在后方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张挪富说。
院士助理苏越明告诉记者,钟南山最近的工作重点还是在抗疫相关方面,除了关注疫苗研究,他在科研攻关、临床救治等均投入了大量心血。
在很多公开场合或者通过视频连线,钟南山都积极与国内外医务人员分享防治经验及最新研究进展。就在上个月底,他还对香港疫情防控提出了对策建议。
目前,钟南山依然坚持参加每周三上午的“院士大查房”和每周四下午的门诊。他常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张伯礼:主持第一个中医方舱医院,指导中医药全程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建起第一个中医方舱医院。离开武汉,他依然奔波在抗疫一线,为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布局谋篇。8月3日,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被推荐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张伯礼。 记者苗剑 摄
张伯礼的学生、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旭成回忆,1月26日晚,张伯礼连夜赶赴武汉,次日凌晨便深入临床调研疫情,制定中医诊疗方案。老人生活非常简单,有时候就是一碗泡面,蹲在地上就把饭吃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大家,一心扑在救治病人上,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扑在做学问上”。
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在汉抗疫期间胆囊炎发作,2月19日凌晨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又投入工作。他说:“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这儿了。”
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这也是武汉战疫中第一个中医方舱医院。从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江夏中医方舱采取纯中医中药的方法救治病人,运行26天累计收治564名患者,截至休舱治愈出院392人,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4月16日,张伯礼离开他苦战82天的武汉,临别之际表示,“跟武汉会常来常往”。7月23日至24日,老人如约重返武汉,短短两天内跑了三家医院,跟进新冠科研项目,在汉建立教学医院,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看诊,桩桩件件都是为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布局谋篇。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张伯礼坦言,中医药在武汉战疫中的表现,为祖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回到天津后,他接连进行了近50场海外视频连线,跟欧美一些大学也开展了联合科研。针对今冬明春有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他也在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再培训,对中医治疗方案进行再优化。
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锋在前,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看到院长张定宇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三楼病区主任余亭抑制不住激动地说:“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从寻找病原,到病人救治,再到临床科研,他总是高瞻远瞩。他用不顾一切的拼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带领我们向前冲。他让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张定宇。记者邱焰 摄
2019年12月30日晚上,张定宇将北三楼的余亭调往南四楼,组建除南七楼ICU之外的第一个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就在这天上午,张定宇决定对7个“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做肺泡灌洗,积极寻找病原。第二天晚上,病原被快速锁定——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从2019年12月30日到2020年1月21日,短短20余天,在张定宇的决策和带领下,金银潭4个临时ICU病房改建完成,全院21个病区全部收治新冠肺炎病人。金银潭医院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力以赴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得益于张定宇已在医院探索了2年的潮汐收治法,即随着季节某一种传染病多起来的时候,医院一个病区一个病区腾退收治,他已经在医院建立了这样的工作机制,并在两年中使全院医生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法。在一段时间内,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惟一收治危重症和极危重症新冠肺炎的医院,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在这里获得新生。
元月中旬,张定宇的得力助手业务副院长黄朝林感染了重症新冠肺炎,张定宇更忙了。2月初的一个晚上,他的女儿第一次接他下班,40分钟的车程,女儿看到爸爸两部手机不停地接听、打出,直到进了小区电话还没有完。
陈薇: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研制疫苗保护人民健康
“穿上这身军装,任何事情都是你该做的。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用半生奉献做出的回应。近日,她依然在进行疫苗研发等相关科研工作。
陈薇。
1月26日,陈薇率团队奔赴武汉,开展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攻关工作。陈薇团队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与军地有关单位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
要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是关键的技术支撑。抵达武汉后,陈薇团队紧急完成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和检测平台搭建工作,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日检千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
为推进科研与临床工作融合,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在病原学、免疫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展开研究,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精准诊断临床患者感染类型,率先在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治愈率。
疫苗,是对抗新冠病毒最重要的科技武器。团队一边精准筛选确诊病例,一边争分夺秒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3月16日,陈薇带领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4月12日,该疫苗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看到陈薇的新闻后,身在武汉的疫苗志愿者方园由衷地感到高兴。她曾与陈薇有过一面之缘,还请她为自己签名留念。方园告诉记者,见面时,陈薇院士向志愿者逐一表示感谢。
陈薇曾在采访中说:“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她领衔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彰显着中国的科技实力,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健康。(记者黄琪 武叶 田巧萍 刘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