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王戍堂 创立“王氏定理” 耄耋之年仍教学
人物简介 王戍堂,1933年5月出生,河北河间人,著名数学家,西北大学教授;1964年提出著名的“ ωμ-度量化定理”,在世界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王氏定理”。在西北大学从教至2003年,退休后义务开设研讨班授课至今。
走进王戍堂授课的教室时,他正坐在长桌的一端,和十几个学生探讨“科学就是奉献”这一话题,声音浑厚有力,完全不像一位84岁的老人。他以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为引,向学生们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中外科学家的奋斗事迹。
难以想象,眼前这位看似普通平常的老先生,就是新华社曾报道的“中国的骄傲”——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王氏定理”的创立者。
“王氏定理”享誉国际
也许有人不理解,年逾八旬的老先生,为何默默坚持义务讲学?王戍堂先生回答:“我希望通过教学,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过去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如今的学生。”
忆及自己的学习过往,王先生说道:“解放初期是我的黄金时代”。那时,全国大解放带来的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令他得以静下心来研习数学知识。当时,求知若渴的他基本每天都钻在图书馆或是书店,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街道路灯亮起,才会离开。正是这段时间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他对于数学的思索已不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单纯学习,而是探索出了一套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方式。1950年,年仅17岁的王戍堂,用一年时间便自学完成了当时大学的专业课程。
1962年,一篇在波兰数学界权威刊物《数学基础》上发表的拓扑学论文,引起了王戍堂的关注。他利用两个月的学校假期,潜心探究其中未解决的度量化问题,终于提出了ωμ—度量化定理并写就论文,1964年发表后在国际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美国、匈牙利、日本等国数学家的盛赞,被称为“王氏定理”,享誉国际。
科学就是奉献 长期坚持免费课堂
从耳顺之年至耄耋之际,先生坚持“科学就是奉献”,风雨无阻,迈着已有些颤巍巍的脚步,在周三与周日的下午两点至四点,在太白校区思想所二层的数学室里,带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面孔,共同遨游在科学的海洋。
采访当天的课堂上,共有十二名学生,多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也有周边高校、研究所的博士生与教师。问及课堂上的学生情况,王先生指了指正在整理书包准备离去的学生们:“他们是这学期才来的,我还没记住名字。”他又拍拍距离自己最近的学生的肩膀:“他们几个已经坚持一年多了。”
说起“讨论班”和平常课堂的区别,学生们思索了一番,慎重地回答:“平时上课老师注重知识的授予;但在讨论班上,除知识性内容外,王先生更注重培养我们思考的方式。”“王先生思维很敏捷,讲定理或是定义,总能抽丝剥茧,看到最核心的地方。他最强调的是思维方式。有了自我的思维方式,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更灵活。”上课流程一般是在座学生轮流上黑板讲题,每个人都有表现和表达的机会,先生会在一旁评论与补充。“相比刻板的课本知识,先生更爱讲各种科学家的故事——比如钱学森、华罗庚的先进事迹。先生最为欣赏的,就是为治学奉献与牺牲的人。”
年逾八旬 依然钻研新问题
王戍堂桌上有本讲义,他兴致勃勃地说:“我这几天在研究这个教材。这本书跟我年纪差不多大了,是一名权威物理学家写的,但是我最近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一直研究,一定要找机会反映这个纰漏。”先生虽是数学家,但对于物理学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物理学科是多层次、多面性的,能够解释一些在数学领域行不通的问题。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物理学家,但我发现用研究数学的方法去研究物理,都能通。”
王戍堂简单地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思考。“最近我主要在思考物理与数学的关系,比如老教材上出现错误,我是要揪出来的。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呢,就交给我夫人了!”年过八旬的王先生,面对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燃起了攻坚的欲望。(西安日报 记者 张潇 通讯员 张玮 马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