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导体产业加速生长
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
今年3月,商务部转载媒体报道称,三星电子完成在西安建设的半导体二期扩建工程,并正式投入生产。此次扩建后,三星电子的NAND闪存生产能力将占世界市场10%以上。
就三星项目而言,价值并不只在扩产本身,更重要的是对于西安半导体产业链的带动——早在八年前,三星半导体一期项目落地后,就曾带动10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西安,包括美国空气化工、艾维美、GE通用电气、爱默生、美国高通等业内著名厂商接踵而至。随后,美光、中兴等行业龙头不断在西安加码,炬光、华讯等陕西本地品牌也集体崛起。
在外埠巨头、本土企业两股力量推动下,近年西安已形成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据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2020年,西安半导体产业销售总额从100.7亿元增长到1250亿元,这十年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在全国范围内,西安半导体产业规模排名由2011年的第八名上升至第四名,仅次于上海、无锡和深圳。
同时,本土半导体公司加速生长。华商报记者从企查查了解到,我国现存半导体相关企业15.89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陕西现存4787家,位居全国第7。其中,西安拥有半导体相关企业3789家,占全省企业数量接近80%。在国内各城市里,西安半导体企业数量亦居第7。
中小企业居多
如何留住高端人才是核心
西安是国内半导体领域重要科研、教育和生产制造基地之一。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在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航天771所)诞生。1971年投产的华山半导体,当年辉煌时曾与峨眉半导体、洛阳单晶硅厂齐名。
近年来三星、美光、中兴、紫光国芯等领先企业的到来更实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在政策规划层面,电子信息制造是西安“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不过,半导体产业年产值已超千亿的西安,在如何做强本土企业、留住高端人才等方面,仍备受外界关注。
比如,陕西高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年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占全国14%。但以设计业为例,据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2020年陕西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2019年,陕西半导体设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长不到百人,意味着不少人才出现外流。
此外,在西安半导体产业中,三星等龙头贡献了较大份额和产值,本土企业具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上述报告亦指出,西安中小半导体企业居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在产品和市场方面,设计企业产品销售市场都在沿海地区,与本地现有终端企业互动交流不足。
有业内人士认为,留住人才需要两方面发力:一是壮大本土半导体企业;二是通过招商引资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做好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让更多科研成果市场化。
国产替代浪潮下
西安有望实现产能裂变和产业聚变
纵观国内半导体行业,除了沪、深,半导体行业的“无锡模式”有一定参考价值。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无锡销售过亿的半导体企业数量达42家。作为一个人口仅700多万的地级市,无锡半导体产业的成绩有目共睹。究其原因,当地曾建立国内首家微电子工业园,吸引SK海力士、英飞凌、东芝半导体等国际集成电路企业,随后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及配套在内的全产业链,进而培育出华润微电子、长电科技、美新半导体、卓胜微等一大批半导体行业生力军。
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会长、西安石油大学教授曾昭宁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半导体产业生态正逐步形成,要想进一步做强应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而且,产业集群要做好分工,形成互补,避免单打独斗。在这个过程中,应有更多资本、产业基金来合力推动。
另一方面,半导体作为高附加值科技型产业,培育孵化离不开创新载体。在这方面,西安已获有效支持。例如,陕西大力推进建设的“秦创原”,就包含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并已在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等机构的产品研发中取得成果。
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认为,西安半导体产业凭借技术优势、后发优势在西部地区独占鳌头,未来应重点在做强本土企业方面进行发力。除了政策引导,企业对前沿技术也需要保持敏感性,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兼并重组。
在国产替代浪潮下,国产芯片正加速崛起。西安积极布局半导体产业,在这一轮历史大势中,有望实现产能裂变和产业聚变。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李程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