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法士特高智新公司智慧工厂变速器装配生产线上,机器人与智能运输小车有序运转。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陕西移动工作人员在中煤大海则煤矿地下600米的矿井中布放5G基站传输光缆。 陕西移动供图
本报记者 苏怡
4月7日,在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上,陕西移动与来自榆林、铜川等地的能源企业举行“5G智慧矿山”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陕西“5G+智慧能源”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能源行业积极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高地的同时,陕西制造业头部企业开始纷纷搭乘工业互联网的东风,加速“自我迭代”。
眼下,作为实体经济跃升的加速器,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释放陕西“长板”效应。
“5G智慧矿山”实现本质安全
以5G技术赋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移动联合中煤大海则煤矿打造了全国首个双频组网5G智慧矿山,该项目创新突破了矿井信号绕射、穿透覆盖难题,并结合融合组网的优势特性,系统集成N个子应用,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和多个岗位的无人值守。据统计,应用新技术后,大海则煤矿工作面人员缩减75%,吨煤生产成本和人力开支大幅缩减
在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上,诸多基于5G技术的创新应用颠覆了大家对传统能源行业的认知,令人耳目一新。
在陕西移动5G远程驾驶展区,工作人员通过驾驶舱内传回的实时路况信息,远程驾驶50公里之外的智慧矿车自如行进。
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行业总监米政说:“矿车上安装了5个摄像头,可以将路况信息实时反馈至驾驶舱,实现了安全可靠的远程交互操作。5G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让高危行业实现了本质安全。”
以5G技术赋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移动联合中煤大海则煤矿打造了全国首个双频组网5G智慧矿山。日前,该项目荣获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5G能源挑战奖。该项目突破了矿井信号绕射、穿透覆盖难题,并结合融合组网的优势特性,系统集成N个子应用,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和多个岗位的无人值守。据统计,应用新技术后,大海则煤矿工作面人员缩减75%,吨煤生产成本和人力开支大幅缩减。
眼下,5G技术在能源行业的深入应用已经遍地开花,面向工业互联网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陕西逐步建立开放型生态体系,推动5G与能源融合创新,助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陕西全面落实《陕西省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积极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契机,以政策为牵引,统筹协调,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居全国前列,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局长高彩玲说,从进企业、入园区到连通更多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正在汇聚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势能。
定制网解答头部企业困惑
陕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形成“惠企五项”推进政策,开展制造业“上云”企业星级评定,举办“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会等,持续扩大5G赋能企业的影响力
作为西安电信5G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中心副主任,侯林愈发感觉到头部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渴求。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忙。
去年底,侯林和法士特的工程师代表5G“零碳黑灯工厂”项目参加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最终获得三等奖。该项目成为陕西首个获奖的制造业项目。
“在行业内,‘绽放杯’的含金量特别高。来自全国的典型应用场景同台PK,能获奖相当不易。”侯林说,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寻找发展壮大的新机遇,已经成为企业的共同需求。法士特是陕西汽车制造业的头部企业,要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企业对提高产能的需求十分迫切。
然而,由于客户众多、需求多元,产线频繁切换,法士特十分困惑,如何更加高效地保障订单交付。
2021年,侯林在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需求后,通过核心网设备下沉,建设5G定制网,打造法士特生产车间物联数据平台。通过技术赋能,法士特完成车间要素100%的身份管理、90%的数据采集、50%的控制信号下发,建成生产过程数据高效流转的5G“零碳黑灯工厂”。
机械人手臂上下飞舞,AGV物流车往来穿梭,立体化仓库自动分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法士特高智新公司智慧工厂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产值提高5倍多。
当前,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正在从头部企业内部拓展到产业链上下游。量大面广的数字化转型“刚需”,既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不断壮大的强大动力。
陕西工业体系完整。近年来,陕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形成“惠企五项”推进政策,开展制造业“上云”企业星级评定,举办“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会等,持续扩大5G赋能企业的影响力。
如今,以法士特、中国西电、陕鼓动力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步伐,产业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
“一物一码”打破信息壁垒
以全面互联为目标,陕西已建立起全产业链的标识解析生态体系,建成3个二级节点,并引导上下游企业上标识、用标识。目前,陕西有2455家企业接入全国二级节点,覆盖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电力电器等行业,标识注册量超126亿个,标识解析量超86亿次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都离不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信通院(西安)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杨鹏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被称为数字世界里的“身份证”,它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方式赋予每一个实体或虚拟对象唯一的身份编码。只有有了“身份证”,物品才能在数字世界里畅行。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以国家顶级节点为中枢,上联国际根节点,下联二级节点及企业节点。
作为我国石化行业首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建设单位,陕西经达石化装备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解决了让石化企业头疼的大事。
“吨桶是危化品容器。在日常管理中,吨桶型号规格众多、周转时间不同、报废日期不统一,依靠人工纸质登记管理,量大还时常出错。”陕西经达石化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雁说,公司研发的吨桶管理系统,通过对每一个吨桶赋予唯一标识,实现各环节的标识数据采集和关联。
“一物一码”的使用,让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尝到了标识赋能带来的“甜头”。该公司负责人李立说:“使用吨桶管理系统后,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不仅减少了40%的自备吨桶数量,还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最近,我们打算把标识赋能的方式应用到其他管理环节,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以全面互联为目标,陕西已建立起全产业链的标识解析生态体系,建成3个二级节点,并引导上下游企业上标识、用标识。目前,陕西有2455家企业接入全国二级节点,覆盖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电力电器等行业,标识注册量超126亿个,标识解析量超86亿次。
“标识解析量是核心指标,体现着‘身份证’的使用量。”杨鹏说。当前,陕西省二级节点接入企业数量达323家,标识解析量达2351万次,居西部省份第四位。
近日,《陕西省通信管理局“三个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打造5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以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彩玲说:“依托头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力量,我们要重点解决制约行业应用复制推广的技术瓶颈,实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融合应用蓬勃发展。力争到2025年,陕西信息通信业整体发展水平西部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