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台重量级《工作方案》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

2019-11-28 08:46:15 来源:华商报
西安出台重量级《工作方案》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

       25个涉及机场三期、高铁网线、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枢纽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约3224亿元

  23个涉及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会展场馆和物流园等平台建设项目,投资约746亿元

  29个涉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约1935亿元

 

  11月27日上午,西安召开“西安市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工作大会”,正式发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工作方案》的出台,为西安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三个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确定了目标,也为广大企业参与西安做强枢纽、做大平台、促进流动提供了重大利好,对西安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意义重大。

  这项重量级的《工作方案》,内容按照支撑“三个经济”发展的载体、平台、产业、政策、保障进行统筹,分为5个部分。

  建设辐射能力强大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下一代信息中心和智慧枢纽

  加快构建陆空海铁一体、联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下一代信息中心和智慧枢纽,夯实“三个经济”发展基础和载体。

  一是织密航空运输网

  拓展中亚、西亚客货运市场,强化既有中东欧、西欧、澳洲航线网络,扩大东南亚、中亚经由西安前往日韩、北美的第五航权航线。到2022年,国际客运航线达到100条,全货运航线40条,西安机场国际通航城市及地区达到75个以上,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网络格局。

  二是拓展轨道交通网

  加快西银、西延、西武、西渝等高铁项目建设,全面开工机场至阎良、西安至法门寺南线等城际铁路。到2022年,西安市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0公里以上,地铁累计通车256公里,“米字型”高铁网架构基本形成,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联通渭南、铜川、宝鸡、汉中的“一小时”通勤圈。

  三是优化快速道路网

  加快建设西安外环高速南段、京昆高速西安段改扩建、鄠周眉高速等工程,到2022年大西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公里,形成覆盖全市、连通全省、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四是做强智慧信息网

  推进“云、网、端”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打造“光网西安”“无线西安”“物联西安”。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西北分中心、多式联运大数据运营中心,形成国家西向信息传输大通道和大数据存储交换中心、信息枢纽中心、互联网信源集散地。推进5G网络加速布局建设,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

  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

  重点构建“两核两区四园多层次”平台体系

  通过打造引流、聚流、强流的国际门户服务平台,提高国际国内资源要素聚集能力,扩大辐射范围,重点是构建“两核两区四园多层次”平台体系。

  充分发挥陆港和空港的核心作用

  做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国际港务区国际、国内双代码优势,探索建立陆港与新丰铁路编组站及临潼现代物流区的统一运营管理机制,巩固铁路枢纽国内龙头地位。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畅通东西双向国际贸易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2022年,陆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万标箱。

  做大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空港综合保税区、临空会展综合体、飞机维修基地等承载园区建设,建成空港国际商务中心、航企总部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时效敏感型产业集聚,2022年,临空经济规模突破260亿元。

  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

  构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探索中国特色内陆型自由贸易港建设模式和发展范式,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样本”;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建设四大园区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建设欧亚经济综合园、中俄丝路创新园、临空经济国际合作园、中欧合作产业园。

  聚焦科技创新、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临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2022年,国际产能合作经济规模达到5000亿元。

  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层次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加快建设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及配套设施,积极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促进会展经济发展,建成国际会展城市。搭建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贸易投资平台,加快西安领事馆区建设,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层次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抢抓超大规模

  国内市场发展机遇

  加快构建“三个经济”产业集群

  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加快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抢抓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构建“三个经济”产业集群。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积极培育大西安“两港五园十一中心”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构建供应链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网络平台道路货运、保税物流等新业态。重点引进和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到2022年,全市累计引进12家国内外知名的航空货运、国际货代、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培育4A级以上物流企业45家。

  二是创新发展现代金融

  加快建设金融“金三角”,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在西安设立区域总部及分支机构。到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10家,金融业增加值过千亿,高标准建设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

  三是开拓发展数字经济

  布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区块链等重大前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主导数字产业、骨干数字企业和数字产业平台,探索建立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全力争创西安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

  四是融合发展文化旅游

  打造“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中央公园”三大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培育发展新兴旅游模式,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五是突破发展科技教育

  加快科技服务重点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等科技创新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海外科创基地,202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00家,院士工作站达到100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00人次以上,构建科技教育中心。

  六是培育发展康养体育

  发挥西安生态环境和医疗资源优势,培育康养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全面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为契机,促进体育服务产业和消费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体育健身消费新动能。

  提出优化升级版新政策

  支持重点区域和领域突破发展

  除了以上三项内容,《工作方案》还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创建物流示范园区、支持口岸建设、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21条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一方面在落实我省《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若干政策》的基础上,通过1:1配套资金,支持重点区域和领域突破发展。另一方面,在整合西安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升级版新政策,支持“三个经济”补短板。经过测算,在三年政策执行期内,统筹中央、省、市三级财政,支持西安“三个经济”发展。这些资金都是实实在在的奖补资金。

  华商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统筹指导推进西安“三个经济”发展工作,西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大力发展“三个经济”领导小组。为确保《工作方案》中的重点任务有抓手、抓得住,西安已梳理了涉及“三个经济”发展的7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905亿元。其中在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方面,主要梳理了25个涉及机场三期、高铁网线、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枢纽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约3224亿元;在构造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重点任务方面,梳理了23个涉及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会展场馆和物流园等平台建设项目,投资约746亿元;在构建现代化产业支撑体系重点任务方面,梳理了29个涉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约1935亿元。 华商报记者 肖琳

[责任编辑:田园]